天下之务,莫大于恤民。
老有所养,是许多家庭关切的“家事”,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的“国之大事”。人口老龄化,是贯穿21世纪的中国基本国情。目前,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.64亿人,占18.70%。预计2025年这一人数将突破3亿,2033年将突破4亿,2053年将达到4.87亿的峰值。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,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最多,老龄化速度最快,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。
孝亲敬老,善德之始。可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,老年人正由原来的家庭依附群体转变为社会边缘群体。特别是近段时间来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新时代信息辨识能力不强、权益保护能力不足等弱点,打着“养老服务”“健康养老”等旗号,设置陷阱,坑骗老年人的“血汗钱”“养老钱”,侵害老年群体利益,性质恶劣、危害性大,引发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刻不容缓。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今年4月开始,由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,中央政法委、中央网信办等12个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为期半年的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,全国各地迅速响应,形成严打高压态势,吹响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冲锋号。
执政兴国,离不开法治支撑;社会发展,离不开法治护航;百姓福祉,离不开法治保障。在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期,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开展这次专项行动,剑指以老年群体为侵害对象的诈骗违法犯罪,就是要强化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,向全社会释放匡扶正义、弘扬正气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,让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发扬光大;就是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,切实解决好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、守护好老百姓的“养老钱”,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。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,不仅事关老年人自己能否安享晚年,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睦安宁,更关系到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成效。
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;厉民之事,毫末必去。中国老龄化法治建设充满着温度与厚重,每个决策、每项措施背后,都事关万家忧乐、民生冷暖。为了呵护“最美夕阳红”,全国各地齐心协力,依法打掉一批养老诈骗犯罪团伙,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,有效遏制养老诈骗违法犯罪,进一步形成高压震慑;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养老领域涉诈问题,整治规范一批养老领域经营不规范、存在诈骗苗头隐患的机构、企业,切实防控因养老诈骗引发的涉稳风险;曝光一批涉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,以案说法开展宣传教育,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,进一步形成养老诈骗“人人喊打”的社会氛围;巩固深化打击整治成果,制定完善一批法规制度,着力解决养老诈骗暴露出的共性问题,推动常治长效,夯实“不敢骗、不能骗、骗不了”的法治基础。
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,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宁。养老诈骗犯罪多发高发的背后,其实折射出不少社会治理问题。在与不断升级的养老诈骗犯罪斗争中,全国各地站稳人民立场,坚持问需于民、问政于民、问效于民,站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,多维度对养老诈骗现状进行风险画像,及时发现社会治理的“死角”“盲点”,通过专项治理、系统治理、依法治理、综合治理、源头治理,宣传教育、依法打击、整治规范“三箭齐发”,硬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和软环境的尊老敬老社会氛围,正蔚然成风。
夕阳无限好,人间重晚晴。智能时代的列车,不能落下老年人,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,让他们更多更便捷地享受到新时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红利。
来源:娄底新闻网
编辑:杨勇